揭秘气膜球场:气膜场馆能否替代传统场馆成全民健身“主力军”一直以来,体育场馆都是体育赛事运营的重要载体,也是旅游、演艺、娱乐等产业的物质基础,更是全民健身的重要场所。但是目前我国国内体育场馆却普遍面临利用率不高、效益提升困难的问题,体育赛事和健身运动是体育场馆的主营业务,但中国居民在体育场馆健身的比例只有15%左右,社会开放度不够,民众参与度不高,体育运营场馆并不乐观。
一方面是人均体育用地不足的现实,一方面建成的体育场馆又存在利用率低、运营成本高等问题。针对这一矛盾,业内人士认为,气膜建筑存在“造价低、能耗低、便于拆装、易于施工、适用于不同场地”的特性,正在日益成为体育场馆建设的新宠,有助于解决目前体育场馆方面的难题。
这几年雾霾也渐渐成为了冬天的“标配”,雾霾的侵扰,让酷爱运动的人不胜其扰。健身爱好者们自然不敢拿健康开玩笑,去运动场馆吧,又担心室内空气质量是不是过关,人们运动健身是为了获得健康的身体,对于身体还处于发育阶段的年轻球员,尤其是刚刚十岁出头的小年龄段球员来说,严重的空气污染对于身体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而气膜球场由于内部采用了空气净化系统,即使在室外有严重空气污染的时候,馆内的PM2.5也保持在20以下,同时场馆每小时6至16次的换气,也可以保证空气的新鲜和良好的通风效果。也正因为如此,能够防霾的气膜场馆突然火了起来。
由于气膜建筑本身所具有的造价低廉、建设周期短、节能环保等特点,同时能够高效防治建筑物内PM2.5含量等问题。这种全新的建筑形式受到体育建筑行业关注,并得到了尝试性应用,因而得到了长足而迅猛的发展。从市场的分布来看,有明显南移趋势,“原本需求量较大的是华北地区,现在华东地区的项目明显增多了。按照目前的市场需求空间,气膜场馆大展拳脚的时机似乎已经来临。
普通体育馆是采用砖、瓦、混泥土、木材等建筑材料,而气膜体育馆以第六种建筑材料——膜材,为主要建筑材料。
气膜体育馆施工难度低,建造快、成本低。一般来说,气膜体育馆的造价仅为普通体育馆造价的1/3到1/5。
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这种充气式场馆的发展障碍主要在于市场认知度不够,以及行业标准缺失导致的安全性未受普遍认可;气膜业应该抓住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黄金时机,加快行业标准化,努力进入街道社区争当全民健身“主力军”。
多变的支撑结构和柔性膜材使建筑物造型更加多样化,新颖美观,同时能体现结构之美。有很强的艺术性,气膜场馆的膜结构以造型学、色彩学为依托,可结合自然条件及民族风情,根据建筑师的创意建造出传统建筑难以实现的曲线、更好的经济效益:
(1)、气膜建筑层面重量仅为常钢屋面的1/30,这就大大降低了墙体的基础的造价。同时建筑奇特的造型和夜景效果有明显的“建筑可识别性”和商业效应,其性价比更高。
(2)、对于大跨度空间结构来说,如果采用膜结构,其成本只相当于传统建筑的二分之一或更少,特别是在建造短期应用的大跨度建筑时,就更为经济。而且气膜场馆的膜结构能够拆卸,易于搬迁。
气膜场馆的工程中所有加工、制作与设计均可在工厂内完成,在现场只进行安装作业。相比于传统建筑的施工周期,它几乎要快一倍。
气膜场馆的膜材有较高的反射性及较低的光吸收性欧亿体育,并且热传导较低,这极大程度上防止太阳能进入室内。
由于自重轻,气膜场馆的建筑可以不需要内部支撑大跨度覆盖空间,这使人们可以更灵活’更有创意地设计和使用建筑空间。
气膜场馆的膜材表面加涂的防护涂层,具有耐高温的特点,而且本身具有极高的非粘着性,在我们日常使用不沾锅时就可以体会到这一特性。膜材料的表面不仅不易附着脏物及灰尘,而且其表面的灰尘会被雨水自然地冲洗干净而达到自洁的效果,所以经过长年使用仍然保持外观的洁净及室内的美观。
由于膜材本身具有良好的透光率(10-20%),建筑空间白天可以得到自然的漫射光,可以节约大量用于照明的能源。
气膜场馆的膜结构建筑具有耐热性、耐气候性、耐药物性、高强度、防火等特性,而且不易老化,经过长期使用仍能保持其最初时的强度。如今广泛使用的膜材料能很好地满足对于防火的需求,具有卓越的阻燃和耐高温性能,达到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多国标准
第一,投资结构单一,缺乏社会资金参与。国内大部分传统体育馆由国家或政府出资兴建,因为投资规模大、资金回收周期长,资本收益率低,社会资本一般不愿投资。
第二,场馆功能单一,场馆维护运营成本高。国内大型体育场馆大部分是为了承接国际、国内大型赛事而修建的,主要从满足体育比赛功能的需要考虑,使其功能相对单一,无法满足现阶段人们多样化的体育需求。
第三,税收和能源费用负担沉重。除了各地财税部门将体育馆作为商业企业收取多种税费之外,对于体育场馆的开放,更需要人力、水电和维护各种成本支出,也使得体育馆的发展受限。
从运动口罩,到空气净化器、装配有新风系统的健身房,再到气膜场馆,雾霾下的体育运动并没有消失。当雾霾来临的时候,或许体育无法改变环境,但人们仍在积极参与和享受着体育。在恶劣环境中展现出的人们对体育的热爱,才是中国体育产业赖以生存的肥沃土壤。
众所周知,严重的空气质量给热衷于户外运动的人们带来了众多困扰,而随着充气膜场馆的逐渐普及,具有运维费用低、不受土地限制、环保防霾等特点的新型体育场馆迅速发展。
2018年1月15日发布的《2018中国冰雪产业》显示,中国的冰雪产业正处在快速启动期,伴随着政策落地、奥运利好的兑现,冰雪产业总体量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让“3亿人上冰雪”,是中国对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庄严承诺,也是引领中国冰雪产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在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后,中国滑雪产业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去年全国滑雪参与人口已过千万。不单是举办冬奥会的张家口,东北三省、新疆、甘肃等地都明确提出发展“冰雪经济”。国内外众多冰雪企业目前已经在南方广州等地投资建设的室内滑雪综合体,采用室内专用造雪机,可实现滑雪馆四季运营。海南、深圳、广州等众多南方城市均已经建设并投入使用气模冰雪场馆。
三亚启迪冰雪体育中心目为集合体育、文化、旅游的创新性综合中心,场地以气承式膜结构为主体,设有国际标准的真冰场,可以开展冰球、花样滑冰、冰壶等多种冰上项目。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冰雪体育中心由冰场、雪馆和接待中心三部分构成,整体以气承式膜结构为主体,建设国际标准的真冰场。馆内设施采用专利技术,节能环保,同时具备采暖制冷除湿三合一的效果,为馆内营造舒适清新的运动环境,场馆还具有新防风防震效果,在灾害发生时能承担安全避难的重任。
在冬奥会的带动下,过去常言“不出山海关”的冰雪运动,开始“逐步下江南”。一年都很难见到冰雪的不少南方人,接触、参与冰雪运动,成为”北冰南展西扩东移“发展战略推进的生动注脚,为众多城市打开气模场馆建设的另类基础。